
“这是我的第148篇原创文章”
当“钱少、人坏、事累”磨掉了对这份工最后一点念想,你就会离职。可能你自己都没发现,在离职前,潜意识的一些行为就露出了一些征兆:以前开会,你还会跟同事争方案、会指出领导布置任务的疏漏。活还在干,但也就“干完拉倒”的水平,多一分力都不想出。- 不是没本事,是明白干得再好,升职加薪也轮不到自己头上。
那份想把工作做漂亮的劲头,早被一次次的敷衍和忽视浇灭了。当真诚建议等于找茬,认真做事等于犯傻,闭嘴就成了最后的体面和最大的反抗。沉默不是突然变高冷了,而是看透了:在这里上班,认真和热情换不来尊重,只换来更多麻烦和失望。以前午饭,你会和同事吐槽食堂太油、问要不要一起去下馆子。现在你会尽可能独自用餐,不关心办公室八卦,也不好奇同事的工作。下午茶?团建?聚餐?通通用“家里有事”、“身体不舒服”给推了。当一个人像退潮一样,从职场社交里默默抽身,就是在心里提前办离职了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心早飞了,还在演戏会很累,也太假。办公室社交本来就是为了信息交换、资源勾兑、氛围营造。减少社交,首先是“止损”:不想再为这段即将结束的关系投入任何情绪成本。更深层的是“划清界限”:在内心宣告和办公室人的交集清零。以前那个敢冲敢闯、专啃硬骨头的你,准备离职前就会远离任何担责风险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卖命工作的心死了,安全感也崩了。你早悟出来一个真理:多做多错,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。创新?成功了是领导有方,团队功劳;失败了?你就要背“擅自行动”的锅。尝试新方法?流程没写?那更是大忌,出了问题就是“不守规矩”的铁证。曾经的你,下班回家脑子里还转着项目难题,饭桌上跟家人聊的是KPI,睡前刷手机还在回工作群消息。做好离职打算后,下班后你会将工作消息静音、工作群一律“已读不回”、周末就像人间蒸发,天塌下来也别想找到你。工作上的破事、烦人的同事、糟心的领导?休想挤进你生活半分。下班后划清工作界限,是为了保护心理能量、捍卫生活主权。这不是冷漠无情,是历经疲惫与失望后,对自己生活最基本的尊重和守护。当一个人开始坚决捍卫下班后的时间与情绪,就是在无声地宣告:这份工作,不值得我付出全部人生。不得不承认,在当下的就业环境里,找到一份完全合乎心意的“好工作”挺难的。有很多人都说:现在有一份工作就不错了,要珍惜,不要去想离职的事。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怂恿大家去离职(别人无法帮你做决定),其实我也是在分享一种可取的“离职心态”。如果你工作很痛苦,但又因为现实问题暂时不能离职,那你其实可以选择性地用“离职心态”打工。上个破班,你完全可以做到上面所说的“少些热情、减少办公室社交、不碰风险工作、下班就回归生活”。用 “离职心态”上班,是在烂环境中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防火墙。只在工资范围内付出,减少情绪内耗,真的会轻松不少。在不得不熬的日子里,离职心态可以让我们少受点内伤。
作者介绍:
半于辰,一个用文字感知世界的听障男生。文章全网阅读超千万,在这里记录一些年轻的观点。

“好文章可以带去朋友圈兜风喔”